降強拍門檻助市區重建

[2024年2月4日——星島地產論壇]

為求增加市場上房屋的供應量,舊樓重建無疑是一倜最快及最符合社會需求的良計,但往往舊樓重建遇上的問題難以處理。若能優化收地條

例,確實可加快樓宇的供應。

建議降強拍門檻至七成

有關強拍門檻,筆者早在本年八月初發表過,建議現時強拍門檻廳降低至七成或七成半。若能按樓宇的樓齡降強拍門檻,必定能增加政府及發展商的合作量,聽聞市建局曾經委託顧問,研究由太子道西花墟直全佐敦整區收購其中的舊樓重建之可行性。該區確實有好多已經超過50至60年的高齡舊樓,若該區能作重建,確實可以增加新樓宇的供應。然而,在城市規劃方面有很多技術性的問題,這需要政府大刀闊斧才能有效地改善該區的佳宅老化情況。

根據《香港 2030+》,在2048年時,樓齡逾50年的數量約85.4萬伙,升幅達到3.3倍。這意味着政府每年在維修上的支出會按年倍增。預期以倍增形式花費在維修上,倒不如以政商形式合作發展重建項目,尤其專門針對長期失修的舊樓宇。此舉能改善區內的市容及解決受樓宇老化問題受困的居民。 同時亦會減少將來樓齡遍70年的樓宇伙數。這方案才更有效地制止整體的樓宇老化。

此外,印花税也是對舊樓重建帶來阻寒的一門關卡。由於等候退税時期頰長,以及需先付的税率較高。導致較小規模的發展商末能參與處理重建項目。若能就税率及退税時限作出修改或微調,想必對整倜香港的重建宗数有所上升。

事實上,舊區重建除了可以增加樓宇供應,更能改善地區的老化,並可將它重新注人生命力。